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《万历十五年》中提出,中国古代缺少数目字管理富灯网,这是封建体制的一大弊端。那么中国古代真的缺少数目字管理吗?
当然不缺少。明朝有田亩计量,户口统计,离任审计,钱粮征收计量,甚至有官员接待的公务费用监督,并不缺少数目字管理,但为什么总是出现问题?好像问题没出在数目字上,而是出在管理数目字的官员身上。皇帝要数目字,各项都要精确,而地方官员会搞各种算计,会报喜不报忧,尤其要让皇帝高兴,因为他们本身掌握着数字的计算,拥有一票否决权,或者说他们可以擅自改动数字。很多数字做得很漂亮,尤其是亩产量,只要给皇帝报每年丰收就可以了,而有农业常识的人知道,土地有一定的肥力,并不能年年用尽,而是有大小年之说。大年是丰收之年,小年是欠收之年。倘若地方官员给皇帝报年年获得丰收,而且有精确的亩产量数字,就一定在说谎。但皇帝并不会到民间视察,而是要派钦差大臣视察或者派其他的督察官员。无论是钦差大臣还是其他的督察官员,到了地方都会被地方官员拉拢,会收银子,也会接受宴请,当然会说地方官员治理得很好,报上来的各级数字也是正确无误的,就这样蒙混过关了,皇帝当然会相信。每年征收的钱粮都按数字来征收,一点都不差,即便官员层层盘剥,皇帝也只当不知道。倘若不让官员获得一些利益,税收就没有保障,整个官僚系统就会出现问题。皇帝并不会完全反对贪污腐败,而是明明知道官员们贪污腐败,也不会去查处。即便如查贪污腐败很厉害的朱元璋皇帝,也仅仅在他那一朝查出了一些贪污腐败的典型,而他死了之后,官场又恢复了原来的状况。
展开剩余70%官员的职位就是优质社会资源,是有限的,并不能让普通人随便拥有。隋唐以前没有科举考试制度,权贵们可以实现权力和财富的世袭,民间的知识精英并不能进入权贵阶层。他们要想成为权贵,就要到权贵门下做食客,为权贵出谋划策,立功之后才可以接受封赏。隋唐以后有了科举考试制度,民间的知识精英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,成为官员,但科举考试的录取率很低,以至于耗费了很多天下知识精英的精力。有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考中,有人因为考不中而在外漂泊,不敢回家,还有人竟然因为考不中而去自杀。官员的职位是有限的,不管谁来做官,都会遵从官场的规则,会表面上宣扬所谓的为民做主,而背地里却接受“陋规”和“常例”,还要拼命搜刮民间财富。民间往往容易出现十羊九牧的情况,也就是各级官员层层扒皮,都要向民间搜刮财富富灯网,最终弄得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,这种搜刮的体制还是不会改变。衙门里有很多打杂的,就是很多临时工,甚至是正式员工的几倍,数字非常多,也不是没有统计,只不过没人来抓罢了。这些临时工会替官员办事,而官员不用出远门,就让临时工办个事,但不会为临时工开工资。
临时工会为官员办很多事,有专门收税的,有专门征兵的,有专门修水利的,有专门征徭役的,有专门带人办事的等等,每一个临时工都要从中揩油,不然工资就没有保障。如此一来,老百姓即便受到欺负,也不会去衙门告状,因为他们掏不起诉讼费,各级官员层层扒皮,吃了原告吃被告。老百姓本来就没钱,根本告不起。哪怕他们受到了欺负,被官员打了两巴掌,被土豪、地主踹了两脚,也只能陪着笑,不敢反抗,因为反抗的成本远远大于忍受的成本。忍受之后他们就会忍辱负重,而不会反抗,只有吃不上喝不上的时候才会逃荒要饭,快饿死的时候才会聚集在一起,要吃大户,要反抗,似乎生存是天经地义的事,可以轻松跨越阶级,对于统治阶级形成一定的打击。倘若不是生存遇到了危机,老百姓哪怕忍受压榨和剥削,也要老老实实生存下去,不会想到反抗。虽然皇帝每年征税,都有数字,但落实到地方官员身上,数字就成倍增加了,主要还是官员层层加税,最终给皇帝的还是按照原来数字征收的钱粮。既然皇帝不会反对,那么各级官员当然也不会反对,数目字写得清清楚楚,事情就是按照这个套路来的,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改变的,即便皇帝明明知道怎么回事,也不能改变。
有商人要在一条街上开妓院,每年营收多少要报给官府,不然官员是不会提供庇护的。也就是说,官府对开妓院的老板有着审批权,老板必须从官员手中获得审批权,才能顺利开办妓院。老板在和官员的沟通过程中,必须要给官员一笔钱,或者直接商定官员入干股,每年给官员分成多少,数字弄得清清楚楚,一点都不差。只要获得了官员的审批权,老板就可以在街上开办妓院,还要给官员一定的特权,让官员经常光顾妓院,给他实现全免费。如此一来,官员就会动用手中的权力庇护老板的生意,同时还要经常到妓院,照顾老板的生意。倘若穿官服不方便,就换上便装,带着衙役到妓院耍一番,就算是放松了,其他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。倘若妓院的老板获利颇丰,那么官员每年入干股获得的利益也非常多,还享受了免费的服务。妓院的老板赚钱以后,会在其他街道开分院,或者到其他地区开分院,依照这样的套路来办,就会轻松开办很多妓院,会获得官员的庇护,而收入多少,给官员每年提成多少,都弄得清清楚楚。
中国古代并非完全缺少数目字管理富灯网,缺少的是对整个体制的质疑精神,缺少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,或者说是对商品经济的无知,导致了社会经济体系的落后。主要还是统治阶级不想改变,而劳动人民大多都是农民,不读书,不识字,也根本不知道经济为何物,当然也就只能忍受压榨和剥削了。官员掌握很多数字,可以随意改动,当然也就产生了权大于法的现象,最终弄得官场黑暗,只要老百姓有一口吃的,社会稳定,就算政通人和。其实不过骗骗皇帝,骗骗老百姓罢了,同时也欺骗了官员自己,而整个社会却始终处于落后的状态,没有多大改进。
发布于:河北省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